透過製作湯圓與孩子學習溝通和豐富觸覺學習 (由本中心言語治療師潘穎文姑娘撰寫)

瑞士的心理學家皮亞傑 (Piaget, 1896-1980) 認為孩子在出生後,會主動地運用與生俱來的基本行為模式,即是認知結構 (cognitive structure),回應外間事物。孩子會運用相同的認知結構核對、分析和處理相同的事物,逐步建立出基模(schema)。親身的經驗和大量的探索,刺激孩子的感觀發展,對孩子建立基模非常重要。可是,在疫情期間,孩子少了外出。公園、沙灘及公眾場所因為防疫需要也不能對外開放。孩子即使外出,也因為衛生原因,不能隨處觸摸物件,孩子容易缺乏觸覺的刺激。那麼,父母可以如何在家中豐富孩子的觸覺經驗以及讓孩子學習語言?在簡約生活的大前提下,父母又如何利用日常物件與孩子進行活動呢?

 

我建議父母與孩子製作湯圓,這個活動讓孩子接觸不同的質感,促進孩子的觸覺發展,也能讓孩子學會學到相關的語言。

 

與孩子一起把糯米粉和水混合

在清潔雙手後,父母可以讓孩子倒出糯米粉在大碗中,鼓勵孩子把手放進糯米粉中,感受糯米粉那種乾燥的質感。孩子看到糯米粉沾在手上可能會覺得很有趣,父母可以借機會與孩子開展親子交談。然後,孩子把水倒進糯米粉中,看看糯米粉的變化。如果父母運用熱水製作湯圓,需注意安全。在安全情況下,也可以讓孩子感受一下「熱」並且講解或與孩子討論如何避免燙傷。父母可引導孩子表達感受,如運用「有趣」、「好玩」等詞語。

 

與孩子搓出粉團

接著,父母與孩子搓出粉團。這是一個孩子可能很享受或者很害怕的步驟。部分孩子害怕黏黏糊糊的觸感。如果孩子感到害怕,父母可鼓勵孩子先觀察,待孩子安心後,可鼓勵孩子用手指頭碰一碰麵團,再嘗試搓麵團。在搓麵團時,孩子可以親身體驗不同的質感,,如「軟綿綿」和「乾噌噌」等,也可以學習運用雙手。如果父母想豐富湯丸的顏色,也可以加入一些綠荼粉或紅菜頭汁等,讓孩子感受到粉團的顏色變化。孩子也可以自行揉出喜歡的形狀或動物。

 

讓孩子看著煮湯圓的過程

預備好湯圓後,孩子看父母把湯圓加入水中,並看著湯圓煮好後浮上水面。孩子學習到「浮」和「沉」這兩個詞語。在這個步驟中,孩子可以學到聽指示,以確保安全。在加入片糖於水中時,孩子也會認識到糖遇熱會溶化,也看到水因為糖溶化而改變了顏色。孩子可以描述湯圓的製作步驟。

 

與孩子一起進食,感受冷熱和質感

父母與孩子一起吃湯圓,感受「煙韌」的意思。父母與孩子在進食時,也可以交流彼此的感受。很多孩子看到自己的湯圓製作出來時,會非常興奮,這也是一個很好的親子交流的機會。

 

製作湯圓就好像一個小小的科學實驗,讓孩子感到事物的變化,接觸到不同的質感。因為製作的步驟不少,孩子也能參與其中,孩子會有很大的投入感和興趣,這樣就造就了很多親子交談的機會。雖然疫情仍然影響著大家的生活,但我希望父母會在我的分享下得著靈感,讓孩子可以有豐富的生活經驗和樂趣。

 

(此文章已於《wONdEr Media》中刊登)